### 趙睿:在廣東時也會訓斥張明池、張皓嘉、張昊,我是對事不對人
在競技體育的世界里,嚴師出高徒似乎是一條不變的真理。近日,中國男籃后衛(wèi)趙睿在接受采訪時坦言,自己在廣東男籃效力期間,曾多次訓斥年輕隊友張明池、張皓嘉和張昊。但他強調(diào),這些批評始終“對事不對人”,目的是為了幫助年輕人成長,提升球隊整體實力。這番話不僅展現(xiàn)了一名老將的責任感,也引發(fā)了外界對職業(yè)體育中“批評文化”的思考。
趙睿作為廣東男籃的核心后衛(wèi),以其強悍的防守和關鍵時刻的得分能力聞名。在廣東隊期間,他不僅是球場上的領袖,更在更衣室里扮演著傳幫帶的角色。張明池、張皓嘉和張昊都是廣東隊近年來重點培養(yǎng)的年輕球員,他們天賦出眾,但缺乏大賽經(jīng)驗和穩(wěn)定性。趙睿的“訓斥”往往發(fā)生在訓練或比賽中,當這些年輕球員出現(xiàn)失誤或注意力不集中時,他會第一時間指出問題,甚至語氣嚴厲。
“在廣東的時候,我會直接說他們,比如防守漏人、跑位錯誤或者處理球猶豫,”趙睿回憶道,“但我的出發(fā)點很簡單: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錯誤。年輕人需要有人推一把,才能更快成長?!彼M一步解釋,這種批評并非針對個人,而是針對具體問題。職業(yè)體育競爭激烈,每一個細節(jié)都可能影響比賽結(jié)果,因此高標準、嚴要求是必然的。
對于趙睿的“訓斥”,幾位年輕球員最初或許感到壓力,但最終都表示理解甚至感激。張皓嘉曾公開表示:“睿哥說得對,那些問題確實是我的弱點。他的嚴格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。”張昊也提到:“老隊員的經(jīng)驗是無價的,他們指出問題,是因為在乎球隊的未來?!边@種反饋體現(xiàn)了廣東隊內(nèi)良好的團隊文化——批評與自我批評成為進步的催化劑,而非內(nèi)部矛盾的導火索。
趙睿的“對事不對人”原則,實際上反映了職業(yè)體育中的一種成熟態(tài)度。在高水平競技中,情緒化指責往往適得其反,而就事論事的批評則能有效促進改進。廣東男籃主教練杜鋒一向以嚴格著稱,球隊整體氛圍強調(diào)責任和紀律,趙睿的行為正是這種文化的延伸。正如趙睿所說:“如果我不在乎,我完全可以選擇沉默。但我想贏球,也想看到他們變成更好的球員。”
從更廣的角度看,趙睿的做法也值得其他運動隊借鑒。在中國體育界,“嚴管厚愛”的傳統(tǒng)由來已久,但如何平衡批評與鼓勵,始終是一門藝術(shù)。趙睿的例子表明,關鍵在于意圖和方式:批評必須基于事實,并以建設性為前提。同時,年輕球員也需要學會接受反饋,將壓力轉(zhuǎn)化為動力。
如今,趙睿已轉(zhuǎn)會至新疆男籃,但他與廣東年輕球員的故事仍在繼續(xù)。社交媒體上,球迷們紛紛點贊他的直言不諱,有人評論道:“這才是真領袖,不搞人情世故,只專注勝利?!被蛟S,正是這種純粹的態(tài)度,讓趙睿成為中國籃壇最受尊敬的后衛(wèi)之一。
總之,趙睿的“訓斥”背后,是對勝利的渴望和對隊友的期待。在職業(yè)體育中,這樣的聲音并非刺耳,而是前進的號角。正如一句老話所說:“忠言逆耳利于行”,在籃球場上,嚴苛的批評往往是最好的禮物。